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人类“非遗”昆曲之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静
发布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332

20226241430,“光南讲坛”名家系列讲座第二十讲迎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静。讲座在我校音乐厅举行,bet356副院长汪静一教授主持。


本场讲座,刘静围绕“昆曲之美”、昆曲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昆曲的特色及其典雅之美、南曲与北曲的差异五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刘静介绍了“昆曲之美”——美无所不在,美是戏曲表演的灵魂,舞台上一颦一笑皆是美。昆曲表演者运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戏曲与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国画作品中即使画面只有一条鱼,观者照样能联想到鱼儿在湖面畅游。戏曲表演也是如此,需要舞台上的表演者与舞台下的观众一同完成这一美妙图景。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昆曲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位展开。刘静认为,昆曲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束幽雅的兰花,素有“百戏之祖”的雅称,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首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昆曲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她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三部分,刘静讲述了昆曲的特色,认为昆曲表演是一门集歌唱、舞蹈、念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较高的艺术形式。表演中舞姿细腻传神,歌唱时配有写意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的表演在舞台上可以创造出如诗如画的艺术意境。


第四部分,刘静分别从文学和音乐两个角度叙述昆曲的典雅之美。昆曲不仅拥有流丽婉转的曲调和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更有精致、典雅的文辞与丰富的剧目。昆曲之美,首先表现在辞藻中的典雅之美,有着国学的内涵意义。从音乐角度来说,昆曲又承载有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变迁之成果,包含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价值与体系,有着国乐的价值意蕴。


第五部分,刘静向我们介绍了南曲与北曲的差异:南曲字少腔多,多回环婉转之感;北曲腔少字多,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由于语言的缘故,南昆与北昆在唱曲上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北曲字密而少拖腔,曲调高亢昂扬慷慨朴实;南曲则相反,字位疏散,旋律流利,曲调抒情柔和,善于表达深切细微的内心情感。


最后,刘静总结到:相较于其它戏曲剧种,昆曲具有独特性,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典雅的艺术品格和完整的表现形式立于戏曲之林。昆曲的发展历史即是其传承和保护的历史,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几经坎坷、濒临消衰,但仍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至今绵延不息。究其原因,一是昆曲艺术遗产的丰厚,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的最高形态;二是从事昆曲的艺术家坚守阵地,始终以传承民族艺术为己任;三是昆曲艺术的传承方式仍保留着本剧种特色,以严谨、规范、细腻、系统的方法培养了众多延续艺术脉络的后继人才。正是昆曲自身厚重的文化基因,才使得全国的昆曲院团能够在世纪之初,借助国家政策之东风,在剧院建设、艺术创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本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在场的师生们受益匪浅。bet356院长郭克俭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刘静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BET356在线体育投注网址bet356官网首页
联系电话:0579-82282416
通讯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迎宾大道688号(321004)
Copyright©2020 College of Art of ZJNU

院训